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制度套利》一书内容很多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因故语多批判。今非昔比,“制度套利”只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局部的、特殊的历史现像。

  博人金融评论(ID:brjrpl)后续将推出《制度套利批判》系列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并关注,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我与本书作者墨朱先生属于以书会友的君子之交。对于墨朱先生的个人情况,我并不是特别熟悉。印象中,墨朱常现迹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似乎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墨朱先生的普通话有很浓的南方口音。据此推断,其应该可能是广东、湖南、江西等地的人士。

墨朱先生喜欢研究历史、对于社会学有浓烈的兴趣,并且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取“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之意,自号为墨朱居士。墨朱爱读古书与西方书籍,自诩学贯中西,实则一知半解。其为人也,似正亦邪,其行文则时庄时谐。忽尔正襟危坐,忧国忧民;忽尔放浪形骸,狂放不羁。《制度套利》原书的风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这种的扭曲分裂的性格。

大概是在五年前,墨朱将《制度套利》书稿送我阅读。该书涉题广泛,立意新奇。既有儒家、法家、纵横家、兵家等国学经典及中国历史解读,又有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西方理论及西方社会的现像点评,其中不乏谋略、诡计及阴谋论的观点。对于复杂的人类社会现像,以“制度”破题,并以“套利”来总结人与社会的互动特征。贯穿整书,初看义理荒诞不经,细究却颇能自圆其说。其中多有发人深思之处。我感到该书的内容与水准,与墨朱的学识功底与平时言谈有霄壤之别,因此心中怀疑不是作者本人所写。问道书从何来,何人所写?墨朱固笑不语,只是要求我以墨朱居士之名出版,莫问其他。我欲再问,觉其面现愠色,于是作罢。钱钟书妙语,鸡蛋好吃,但你没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曹雪芹又云:真做假时假亦真。这两句名言二语或许正好可以用于本书作者的介绍。

根据笔者的读感,可能是作者缺少严谨的学术训练的缘故,《制度套利》原有的内容太多太杂,系统性相对缺乏。因此,我试图利用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制度套利》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力求体系完整,逻辑自洽。同时,为了便于普通大众理解,我又试图用一种通俗的、活泼的语言来行文。兼具体系完整与通俗易懂两个冲突的目标,这是一个难题。另外,我删除了原书中的部分涉及政治太多的案例,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案例。这种处理,与笔者本人的经济学教育和金融从业背景不无关系,至于是好是坏,只能由读者评判了。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媒体发达,微信成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因此,我决定将该书内容摘抄出来,形成一篇一篇相对简短的文章,在我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连载。这种处理,不免破坏原书的信息完整,但是或许更适合中国人当前的阅读品味呢。因为我自己拘于业务,忙于谋生的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打算将该书内容发布。

《制度套利》一书内容很多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因故语多批判。今非昔比,“制度套利”只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局部的、特殊的历史现像。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整体社会风移俗易,气象焕然一新。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原书中所述之种种不良现象已逐步消声匿迹。因此我对原书立意进行适度调整,加上我自己的点评,并名之以《制度套利批判》。加上“批判”二字,是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对待书中的观点与内容,不要被书中观点所执,落入套利陷阱。正如《菜根谭》所言:“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就把这篇啰嗦之文当作序文吧,我算是又过了一把作序的瘾。

 

更多文章和音频、视频、直播课程欢迎关注我创建的微信平台。

 

1、结构化金融(ID:jghjr2013):专注于金融知识与技术的推广。

 

2、博人财经评论(ID:brcjpl):专注于财经热点评论,经济学观点分享。

 

欢迎扫码关注。

 

 

话题:



0

推荐

宋光辉

宋光辉

124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宋光辉(微信号:songguanghui186):曾任平安证券资管部执行副总,曾在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从事投行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房地产融资、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等金融实务工作。著有《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财富第三波》、《新货币论》等书,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13本。联合行业专家制作了《现代金融系统课程》100+小时PPT视频版,可通过关注微信平台“结构化金融【jghjr2013】”通过底部菜单博人课堂收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