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宋光辉(微信号:qqsong 

欢迎添加作者微信号,共同交流学术和探讨业务合作。

最近新闻铺天盖地的都是红岭创投的1亿元大标出现逾期的新闻,各路媒体有多种解释,有从风控手段失控来分析红岭创投出事的缘由,并进而质疑整个P2P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红岭则做出回应,称其风控并无制度漏洞,但动产抵押存在不可控风险因素。红岭创投进而声明:对于专业的风控团队来说,以犯罪、欺诈为动因的借款系列企业,又是具有巨大商业影响力的、全国唯一的浆纸交易所为背景的贷款项目,不能不认为是一个极为极端的事件。这种声明的潜在之意是:这不是水平不行,实在是敌人太狡猾。天空突然来了一只黑天鹅。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对于红岭创投,我没有太多研究与了解,只是在其网站上注册并投资了100元钱。因此,作为红岭网站的投资者,我凭借消费者的特权,武断的认为:从红岭创投喊出要做“互联网银行”的那一刻,恐怕已经注定了今天的波折命运与格局。换言之,红岭创投的问题根本不是风险失控的问题,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红岭的确没有大的问题,甚至强于很多商业银行。然而,问题却是出在定位问题,或者说是商业模型问题。

以一个P2P平台去从事商业银行的业务,定位为“互联网银行”,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以下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P2P从其本意而言,是点(个人)对点(个人)的借贷融资。既为个人对个人,则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P2P的业务模式是直接金融模式,而商业银行作为间接金融的代表,是与直接金融对立而并存的业务模式。因此,P2P想做“银行”,明显是性取向出了问题。只可惜,中国了解商业银行业务的人员众多,而对直接金融有深入理解或有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对商业银行与直接金融两种商业模式都有认识且能分别其比较优势的人则更少了。关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之比较,我的《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极限》一书中有详细论述。此处不作展开。

其次,从风险控制的手段而言,作为金融企业,除了投资国债与国家信用担保的项目之外,本来就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风险。因此,拘泥于对风险管理这种技术层面的讨论,毫无意义。从现实的角度而言,银行掌握了最便宜的资金,因此其在成本方面具备了任何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也因为此,从客户的选择而言,最优质的客户显然选择了成本更低的银行贷款,其次优质的选择了信托或证券公司,然后是有限合伙。从红岭创投或者绝大多数P2P平台的产品的利率来看,普遍高于有限合伙的产品的收益。这就天然决定了,红岭创投或者绝大多数提供年化利率15%以上产品的P2P,其融资客户都是经过银行、信托、证券或者有限合伙公司层层筛选下来的。你说,这种先天形成的格局下,你风险控制能力强于银行又能如何?打个比方来说,银行的风控如果说是在一个宽阔的大道上面去小心翼翼避开少数几个地雷的话,那么红岭创投或者说很多P2P就是在一堆烂苹果里选出一个不那么烂的苹果。

其三,从业务复制的角度而言。红岭创投在业内以发大标闻名。动则3000万,5000万甚至上亿。这种规模如此大的标,显然可以归结到项目融资的类别。从项目融资的角度而言,确实存在优秀的天才式银行家,能够从一堆烂苹果里选出一个不那么烂的苹果出来。但是,这种对天才或者说是人才的依赖,决定了这种业务不能够大规模复制,至少不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复制。美国存在众多精品投行,在其他人不敢涉足的细分领域做精做细,形成自己的核心比较优势,获得很好的发展。然而,精品投行的精品称谓,已经隐然显示出了其曲高和寡难以扩张的特点。而且,伟大的德鲁克不是也说过了,一个伟大的组织是不能依赖于几个或少数天才之上的。

另外,P2P不能够做成互联网银行的模式,最关键的是其抗衡风险的能力不足有些东西,的确是银行摸得,P2P摸不得也。银行一是规模大,而是资本金充足,对于多数银行而言,1亿元的坏账可以轻松化解。而对于P2P而言,如果其采取的银行的“刚性兑付”的模式,自己承担坏账,则即使以红岭创投的实力,1亿元还能勉强对付,再来1亿,情形如何?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就是要求商业银行以其自身的资本金作为偿付能力的保证,约束其风险资产的规模。以红岭的客户的风险层别,风险权重该当如何计算,以红岭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身份,其资本充足率又该到什么水平。

做为互联网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的铁杆战士,真心希望红岭创投及很多P2P以此事件为契机,重新审视战略与业务模式,以获得长远发展,推动中国金融的进步。

目前,P2P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处于高速的野蛮生长阶段。然而,的确的情况是,P2P行业的金融水平太低。从P2P作为直接金融的角度而言,P2P行业要长远健康的发展,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信息披露。二是投资者教育(包括从业者教育)。三的话,属于笔者商业机密,见仁见智,有兴趣者可以关注结构化金融微信公众号(jghjr2013),笔者将会在若干线下场合,详细阐述。

关于P2P及互联网金融,笔者后续有《互联网金融科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大要素》、《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民主》、《互联网金融是资产证券化的新型手段》、《实物众筹下的收益证券化》、《P2P:妈咪还是小姐?》、《P2P模式下的资产证券化》、《某些P2P蕴含中国式次贷危机》、《P2P江湖的众生相》、《某些风控存在巨大漏洞的P2P可能成为“慈善”机构》、《我教P2P们现代金融学》等文,敬请关注。

金融小品系列文章旨在将我所著《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极限》、在著之《新货币论:现代金融启示录》与所译之“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从书”共10本书的内容,以及我个人在金融实践中的观察、思考、研究,以简短、生动的文体写出,共100篇,意在推广现代的金融理念及结构化金融。观点仅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添加我个人微信(qqsong),进一步交流学术和业务。

特别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姓名及作者个人微信号。

话题:



0

推荐

宋光辉

宋光辉

124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宋光辉(微信号:songguanghui186):曾任平安证券资管部执行副总,曾在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从事投行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房地产融资、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融资等金融实务工作。著有《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财富第三波》、《新货币论》等书,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翻译“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13本。联合行业专家制作了《现代金融系统课程》100+小时PPT视频版,可通过关注微信平台“结构化金融【jghjr2013】”通过底部菜单博人课堂收看。

文章